父亲和母亲应该分配不同的教育角色,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父亲往往不愿意与母亲争吵,与孩子相处时间少,这就导致孩子厌烦了母亲的教诲,却得不到父亲的教育理念,因此父亲教育孩子就是感觉使不上劲儿。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?
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父亲和母亲往往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产生争执,但最后总是以母亲胜利告终,父亲往往会“退居二线”,抑或成为了母亲的“帮手”。
学大教育的建议是:
要有良好的夫妻关系
夫妻间良好的关系才能产生适合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,在解决夫妻关系中的任何问题时都必须保证孩子的权益。要相互“补台”,不要“拆台”。夫妻间不要因意见分歧在孩子面前“顶牛”,也不要都同时与孩子意见相左,一唱一和地“收拾”孩子,使孩子陷入无助的恐慌。
不要过于唠叨孩子的学习
在许多母亲的教育方式下,有的时候父亲也会唠叨孩子的学习,不由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。其实,母亲一人唠叨已经让孩子很心烦,父亲要是再说一次,就会增大孩子的压力,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。
常常向孩子表达出父亲的关爱
只要是孩子都想父亲更多的关爱。爱是一种特殊的动力,要是孩子能感受到父亲的爱,就会感到安全,会相信自己无论在学习、生活、交友方面都会有父亲的支持和鼓舞。
为孩子的成功喝彩
孩子天性中有被父母夸奖的渴求。在现实生活中发现,孩子受到的夸奖一般来自于母亲居多,而父亲对孩子的夸奖则相对少些。父亲不能吝啬自己的夸奖,能受到父亲的赞许和认可的话,孩子的自信、勇气会更坚固。
对孩子信守诺言
没有人愿意受到愚弄,孩子也是一样。父亲特别要注意不要做出明知无法兑现的承诺,而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去兑现。否则,不仅会让孩子失望,还会把父亲是一个不守望信用的人,还会从父亲身上学会说谎或言而无信。
父亲要多留点时间与孩子交流,让孩子体验到你的关爱,孩子渐渐就会接受父亲的教育方式。